案例
某护士A执行临时医嘱,给患儿(3岁4个月)静脉输注一组药物,配置如下:
小儿复方氨基酸60ml
10%葡萄糖45ml
50%葡萄糖15ml
维生素C0.5g
10%氯化钠2ml
10%氯化钾2ml
以10ml/h速度,经右下肢大隐静脉穿刺留置针开始静脉输注,输注期间2次交班护士B及护士C均未发现输液渗漏。12小时后患儿输液完毕,护士C给患儿封管。家长发现患儿右侧下肢肿胀,告知护士C。护士C发现穿刺局部有一2cmX2cm范围皮肤呈紫红色,且足背、小腿肿胀,给患儿拔针。将患儿穿刺点局部按压止血后即给肿胀肢体局部涂搽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每2小时观察并涂药一次。观察时发现局部出现数个小水疱,逐渐融合成大水疱,面积4cmX5cm。
分析
案例中的药物 |
渗透压mosm/kg |
10%葡萄糖 |
500 |
小儿复方氨基酸 |
619 |
50%葡萄糖 |
2500 |
维生素C注射液 |
2270 |
10%氯化钠 |
3400 |
10%氯化钾 |
2666 |
输液药物渗透压(摩尔浓度渗透压,摩尔渗透压)估算:
P=∑Pi*Vi/V=[500X0.045+619X0.06+2500X0.015+2270X0.00125+3400X0.002+2666X0.002]/0.124=904.1mOsm/L
-
护士在为患者进行输液操作前,未评估药物渗透压,未根据药物性质选择和使用合适的血管通路器材。
-
护士巡视期间未及时发现输液肿胀。
-
下肢静脉回流缓慢,且静脉瓣多,高渗药物易在局部聚集形成渗透性损伤。
本案例中由于以上原因,因输液渗漏造成了患儿局部组织损伤,损伤面积未达到体表面积的5%,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一章规定,属于给患者造成了伤害,但未构成四级医疗事故的情形。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成年人大于体表面积2%,儿童大于体表面积5%,为四级医疗事故。)
渗透压(摩尔浓度渗透压,摩尔渗透压)对静脉安全用药的影响
(一)渗透压(摩尔浓度渗透压,摩尔渗透压)的概念:
当水和溶液被半透膜分隔时,可以发现水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这种现象叫做渗透作用。当水和溶液用透析膜隔开时,由于溶液含有一定数目的溶质微粒,对水产生一定的吸引力,水即渗过透析膜而进入溶液,这种对水的吸引力就叫做渗透压(摩尔浓度渗透压,摩尔渗透压)。临床上渗透压(摩尔浓度渗透压,摩尔渗透压)的单位毫渗透分子量/升(简称毫渗量/升)(mOsm/L),1mOsm/L即每升溶液中含有1毫克分子量(mM)的溶质所产生的对水的吸引力。
肠外营养药物静脉输液的途径:
肠外营养(PN)是指患者经肠道给予营养已不合适、不实际或不可能时,通过静脉途径提供完全和充足的营养素,以达到维持机体代谢所需的目的。根据输注的途径分为中心静脉营养(CPN)和周围静脉营养(PPN)。当患者禁食,所有营养物质均经中心静脉途径供给时,称为完全肠外营养(TPN)。
肠外营养输注途径选择
1.周围静脉:
通过周围静脉输注营养物质,即由四肢或头皮等浅静脉输入肠外营养。该途径无法提供足够的能量,难以满足机体代谢需要,不能耐受高渗液体输注,长期应用会引起静脉炎。
2.中心静脉:
①PICC 适合长期(>2周)应用。
②锁骨下静脉置管 适合短期(7-14d)应用。
临床常用输液渗透压值
药物 |
渗透压值mosm/kg |
5%葡萄糖注射液 |
250 |
10%葡萄糖注射液 |
500 |
50%葡萄糖注射液 |
2526 |
0.9%氯化钠注射液 |
308 |
3%氯化钠注射液 |
1030 |
10%氯化钠注射液 |
3400 |
0.9%氯化钾注射液 |
2666 |
5%碳酸氢钠注射液 |
1190 |
甘露醇注射液 |
1098 |
5%氨基酸注射液 |
500 |
20%脂肪乳注射液 |
300 |